,,,,当前我国高品质富钛料短缺已经直接影响海绵钛和氯化法钛白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内高度依赖引进的氯化法钛白粉技术对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现阶段以国内钛资源生产的高钛渣绝大部分都不能满足其要求。据他介绍,我国钛资源80%以上为岩矿,矿物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较高,钛渣中二氧化钛含量仅为76%~78%。因此,加大对钛渣升级的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国内氯化法钛白粉提供合格的富钛料,成为我国钛渣行业的首要任务。
据介绍,目前我国钛渣生产企业有60多家,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河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年产能在150万吨。虽然我国钛渣生产企业较多,但规模化企业少,年产能1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由于国内电力资源和钛精矿短缺等原因,部分钛渣企业停产或减产,全国钛渣年产量约65万吨,其中氯化渣产量约20万吨,远不能满足现有钛行业对高品质钛渣原料的需求,必须依靠进口金红石和高钛渣来补充。
上钛渣升级值得借鉴的是QIT公司,该公司通过密闭电炉内熔炼,分离金属铁后,钛渣二氧化钛含量为78%~80%,再采用化学处理工艺除去钛渣中的氧化钙、氧化镁及铁杂质,可将钛渣中的二氧化钛含量提高到95%,完全可以满足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对原料的要求。蒙钧认为,这种生产工艺应该成为我国未来钛渣升级的关键技术和科技攻关的主方向。
www.cdce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