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器起源于西元前十二世纪,盛行于中东及欧洲帝国,西元十三世纪末,为我国元朝初创之期,蒙古大军横扫中亚、西亚与欧洲。由于战乱,部分幸存工匠随蒙古军队返回中国,使珐琅器工艺传入我国,故珐琅器有“佛林”、“佛朗”与“发蓝”等英文译音旧称。由于明代景泰年间的珐琅器的发展迅猛,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为“景泰蓝”。珐琅器经过元代的传入与草创,明、清两代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发展到最鼎盛的境界。之后,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落,珐琅器也逐渐走向沉寂。东泰经过多年对珐琅器技术的挖掘和研究,现已具备了雄厚的技术
查看详情